在校期间,陈静娟同学受商学院“让公益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熏陶,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热心爱心支教等公益活动。毕业后,她坚持参加公益事业,积极参加校友活动,和在校生分享就业信息。作为他们成长的见证者,我很高兴看到校友在各领域不断成长的同时,学习陈发树先生用慈善公益回报社会、捐资办学的精神,把爱的火炬接力下去,通过自己的行动回馈社会和母校。
——2011级辅导员刘伟松
什么是“善”?善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海洋一般博大的胸怀,它饱含了对生命的敬畏,也满怀着对生命的恻隐。
2023年6月,新华都商学院2011级校友、漳州市首例女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静娟,用孕育了十年的善心,为一名远在天津的血液病患者延续了生命的下一个花期。
捐献·十年前的善心之种
2012年,在新华都商学院就读的陈静娟由于品学兼优,作为交流生被派往天津南开大学学习一年,也是这一次机会,让她于机缘巧合下获得了捐献“生命种子”的机会。一次出游过程中,陈静娟与朋友们遇到了献血车,在工作人员的宣传与讲解下,了解到造血干细胞能给血液病患者多一次生的机会。
“我现在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深感生命之苦的她,想到了商学院提倡的“慈善筑梦”,想到了在商学院时参与过的慈善支教等活动,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献血,多填写了一份个人信息表,多留下了一管试管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在当时的她看来,这算是一件挺神圣的事情,也许自己多填的一份表,进行的这一次看似小小的捐献,就能够在未来挽救某些血液患者不可重来的生命。
绽放·十年后的生命之花
十年时光匆匆而逝,当初毅然献血的陈静娟早已褪去属于学生的青涩,步入社会工作,同时也是一名两岁孩子的母亲。2022年12月,陈静娟接到了天津市红十字会的一通电话,为十年前的故事续写了结局。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她的血液和一位患者初步匹配,将来可能需要配合做进一步检查。
“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假的,但想着如果这是真的事情,我愿意捐赠。”在做好家人的思想工作后,陈静娟坚定地在造血干细胞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拉开了一场生命接力赛的帷幕。由于血压不足,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造血干细胞分离机一直发出警报,陈静娟不得不一直捏着握力球,手臂也绑上了加压带。捐献过程中还更换了一次出血及入血通道,但她一直坚持着,全程都没有皱过一次眉头。而在得知这袋“生命的种子”送到患者体内后,陈静娟的眼眶湿润了,她激动地说:“我即将拥有一个远方亲戚了!我想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亲戚说,你坚持治疗到现在很不容易,我来救你了!”
回望·十年成长来时路
经过休养,那个在病床上自我调侃着“我只有一米五五,但是我觉得现在我有两米”的陈静娟已经重新投入正常的生活中,忙碌地经营着家庭与工作,乐观、心怀善意,她坚定地行走在闪烁的星空之下,延续着属于新华都商学院的慈善与大爱。
当然,同为商学院校友的丈夫也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虽然出于担心和爱意,他曾经犹豫过,但在生命面前,在身体有保障的前提下,他很清楚,这种大爱将让另外一个家庭获得新生,且是多么难能可贵。
回望来时路,陈静娟感慨万分,她期望着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好好享受当下,多走出去看看世界,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做一个精神富足而有幸福感受力的人。或大或小的善意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沿着成长的路途延续下去,飘向各地,开出无数生命之花。
“每一个逆境都有一份祝福,每一个灾难都带来一份礼物。记住,天真的很黑的时候,星星就会出现”。这是陈静娟最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她想将这句话送向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就像是将种子寄予飞鸟一般,也送向那些仰望星空的远方的人。
通讯 | 江渝静 林佳怡
责编 | 张心雨
审稿 | 肖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