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网站

沿着总书记足迹走好“应用型新商科人才培养”之路:《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2-07-08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所作出的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开创性、战略性的理念创新和实践探索,极具学习价值。新华都商学院党委积极动员党员领导干部研读本书。商学院党委委员耿庆峰教授在读后撰写的读后感摘录如下:

通过研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本书对党员干部感悟初心使命,永葆为民情怀都大有裨益,并认识到探索实践的点点滴滴,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

一、坚持在学习中传承商学院办学优势与阶段成果

一要读原文、学原著,在学习中感悟思想伟力

坚持读原文、学原著,做到常学常新,常用常新,常悟常新。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历史与实践逻辑,在学思践悟中赓续前行力量,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2022年,商学院工商管理、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作为教师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增强学院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学院发展活力,在新起点上再谱新篇。

三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开放式办学

坚持立德树人和开放办学,挖掘以闽商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商业文化,将其注入人才培养之中,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为打造具有“本土情怀、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商科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在实践中探索特色应用型大学建设方向

一要“机制活”

进一步发挥“公办民助”优势,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通过采用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汇聚校内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办学活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二要“专业优”

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经济特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和学校“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着力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商科人才。

三要“学生富”

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丰富的能力,如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团队协作、创业创新能力等,这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我校考察时提到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

四要“环境美”

加大投入力度,创造优美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形成充分展示学生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校园环境美、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的校园人文环境。

为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的深广度,新华都商学院党委全力构建了“1+4+7+64”的立体化理论学习架构,形成“学院-年级-班级”塔状结构学习模式。商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响应,以自学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落实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开展交流会。本篇读后感由耿庆峰教授在期末工作大会上向全体教职工作出分享,教职员工纷纷热烈响应,表示受益匪浅。